机械伤害安全体感设备
以下产品包括有:
1,横向气缸活动夹伤,
2,垂直气缸活动夹伤
3,马达/齿轮/链条自动运转夹伤
4,车床设备高速运转卷入
5,自动机械滚筒相向运转卷入
6,重物掉落压伤
7,风扇运转割伤
8,砂轮机运转伤害
9,双手同时启动按钮装置设备
10,电源区分配电箱
11,触电感应设备
12,推动台车侧边夹伤
13,推动台车撞伤
15,特殊过道滑倒
机器设备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机器设备危险产生的形式,包括设备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所呈现的各种危险。
1. 静态危险(1) 切削刀具的刀刃;(2) 机械设备凸出较长的机械部位,如表面凸出的螺栓、键、耳、环、吊钩、手柄等;(3) 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等。如未打磨的毛刺、锐角、毛边、翘起的铭牌等;(4) 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尤其是平台有水或油时更为危险;飞出物打击危险(1)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片、紧固不牢的接头、破碎的砂轮片等。当人与这些静止设备接触或作相对运动时可引起危险。
2. 直线运动危险指直线运动的机械所引起的危险,又可分为接近式的危险和经过式的危险。(1) 接近式危险:这种机械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当人站在或经过机械直线运动的正前方未躲让时,将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2) 经过式危险:指人体经过运动部件引起的危险。具体内容如下:① 单纯作直线运动的部位,如运转中的带链、冲模。 ② 作直线运动的凸起部分,如运动时的凸起接头。6MPa外型尺寸:800×600×1800重量:约400KG无锡市卡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地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无锡,位于滨湖经济开发区,周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际机场一应俱全,交通十分便利。
3. 旋转运动危险人体或衣服卷进旋转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有下列几种卷进形式:(1) 卷进单独旋转运动机械部件中的危险,入主轴、卡盘、磨削砂轮、各种切割削刀具如铣刀、锯片等加工刃具。(2) 双旋部件卷进危险,如朝相反方向旋转的两个轧辊之间、相互啮合的齿轮;活动组织者又接连来了四五次,这种身临其境感让我对安全有了新的认识。旋转部分和固定构件间卷进危险如制粒机压轮、砂轮和砂轮支架之间、有辐条的手轮和机身之间、旋转螺杆与壳体之间的咬合等。(3) 旋转、直线运动部件间卷进危险、如皮带与皮带轮、链条与链轮、齿条与齿轮。(4) 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如旋转部件与ding尖之间挤压和卷进的危险。
4. 凸出物打击危险(1) 旋转运动部件上凸出物的打击,如转轴上的键、定位螺丝、联轴器螺丝等。(2) 孔洞部分具有的危险,如风扇、叶片、齿轮和飞轮等。
5. 振动夹住危险机械的一些振动部件结构,如振动体的振动引起被振动体部件夹住的危险。
6. 飞出物打击危险
(1) 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片、紧固不牢的接头、破碎的砂轮片等。(2) 飞出的切屑或机械部件,如连续排出或破碎而飞的工件。
7. 坠落物的危险是指以足够的动能在重力作用下坠落的物体引起的危险,如检修大型设备的工作平台上放置的工具或零件坠落,行车走台上有孔洞检修时有可能零件坠落,吊运物件的坠落等。
8. 组合的运动的危险(1) 运动部位和静止部位的组合危险。① 直线运动的机械部件与固定构件间的危险,如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工作台与底座间的危险(如直线运动的工作台与底座之间,压力机滑块与模具之间)② 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与固定构件间的危险,如砂轮与砂轮支架之间,有辐条的手轮与机身之间,旋转蜗杆与壳体之间。 (2) 运动部位与运动部位的组合危险。旋转运动机械部件与直线运动部件间的危险,如皮带与皮带轮、链条与链轮、滑轮与绳索间等。(2)机械设备凸出较长的机械部位,如表面凸出的螺栓、键、耳、环、吊钩、手柄等。
不同干湿状况人体可承受电流体感设备涉及一种不同干湿状况人体可承受电流体感设备,包括安全实验电源,安全实验电源连接一个调压装置,调压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接触演示电极,一个接触演示电极的线路上串联有电流表,两个接触演示电极之间并联有电压表;还包括体感演示柜与操作柜,所述主电路安装在体感演示柜中,体感演示柜包括体感面板,接触演示电极为两条并列设置在体感面板上的导电杆,体感演示柜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加湿器的置物格;在每个体感培训室课程开始前都会进行点名考勤,在课程开始后迟到15分钟者(或缺席)取消培训资格,并按培训不合格处理。操作柜的操作面板上设置与主电路相关的操作按钮。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触摸接触演示电极,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电流和在相同电流下,不同干湿度进行对比,体验在电流变化过程中人体的受。
体感技术及其在当代传播中的意义与应用体感技术被看成是改变传统“人一机”对话模式的产物,它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形式,丰富了传播的内容。体感技术的传播学意义出发,通过剖析其理论意义与实践特征,结合体感技术在当代互动传播领域的发展现状,指出体感技术所带来的独特“反馈”机制可以帮助拉近受众的认知与接受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除认知不调和,在未来的互动营销以及信息传播领域都将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意识的方法。